雙城故事-無中生有,卻成全劇靈魂角色 EP16

雙城故事-無中生有,卻成全劇靈魂角色 EP16

雙城故事

作自己,是近年來顯學。

法國詩人韓波:「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圍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他方的生活,充滿詩意,人們以旅行與自己內心對話,尋找作自己的方式。有人背包上路;有人從百年的宗教之路邁開第一步,走向「朝聖之路」、「四國遍路」;也有人像《雙城故事》劇中的念念一樣,將希望寄託在某段過去的觸動、真愛的追尋,以飛往他方尋找未來的方向。

無中生有,卻成全劇靈魂角色

旅行的目的,是作自己?尋找自己?還是徹底丟掉自己,找到另一個「我」?我們也許可以從萬芳所飾演角色—千惠,念念的生母的設定開始談起。千惠這個角色,是無中生有的。為什麼說無中生有,因為一開始的設定,念念家就是只有親生的念爸和再娶的念媽。我們設定了「雙城」這樣的概念,從兩個城市,兩個女孩開始;設定了念念出發的起點,可是~一直搞不定「念念為何要出發?」

在編寫劇情時,也像很多踏上旅程的人一樣,在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才開始低頭省思,自己當初為何要離鄉背井,跳出舒適圈?我們嘗試過很多的角度切入,甚至劇本都寫到了第三、四集了,我們依然在加強念念非得出發的理由。畢竟,最初始的設定,只為了把男友追回來的出發,顯得薄弱,也不符合現代女子的愛情觀。

導演與編劇群,幾番討論激盪,想更深刻的挖掘念念出發的深層內在。我們知道,念念的出發之於《雙城故事》,之於所有角色的存在,必須要能產生連動關係。而這個念念決心出發的心情,也就是《雙城故事》的中心意念。

於是,念念生母的角色浮現了。她不僅是念念早逝的生母,更是拋夫棄女追求自己的夢想;最「應該」愛念念,卻最早「背叛」念念的母親。當這個角色被架構定義出來後,我們回頭修改劇本,念念生母的角色,轉變成全劇的靈魂,這個角色所說的每句話,成了隱藏在戲劇情節裡的關鍵。念念的生母以說故事的角度來看自己女兒念念的出發,以一個充滿遺憾卻無能為力的母親的高度,看著自己早早拋棄的女兒的揚帆出走。

第一集劇情一開始,念念想要走出被合勝堂和念爸定義的自己;在第十一集,念念和Ryan共同生活,念念想定義在美國的自己,不是被Ryan豢養的居家女子。念念千方百計想要「作自己」,但念念最困惑的是:她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比作自己更難的,是承認自己知道答案。

 當第十六集,念念終於與母親面對面時,念念撕心裂肺的向母親索愛,就像她飛行萬里向初戀維勝討要一個說法;千萬般忍耐Ryan的荒謬情史,卻無法斷然斬斷糾葛一樣。她要一個答案,一個說法,讓自己能夠理解,自己始終在追求活出自己,卻又一直最不像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因為那多年前的失去母親的遺憾。

雙城故事

生母:你以為這些我都沒有努力過?

念念:你為什麼不更努力一點?你為什麼不更努力的來愛我?你是一個母親,你應該要更努力更努力的愛你的小孩!

生母:念念,你把愛看得太小了,這就是妳旅行的目的嗎?

 

這段以導演最擅長的魔幻手法呈現的母女對話,自問自答,自答自問,重疊對映仿若囈語一般,兩個場景相互呼應。一個發生在已如廢墟的奧克蘭16街車站,一個則是在已經拿到生母唯一留下的小皮箱的JO的居所。

 

念念:妳,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生母:我一直都在你身邊啊,念念。

生母:我做了選擇,就要承擔自己的決定。我的心太大,那個有你的世界卻太小……我愛你,但我的愛,不在那裡!

念念:那妳為什麼不消失?為什麼要一直揪著我的心,為什麼我來了,一切沒有更好?回答我!

生母:不是我要妳來的。

 

不是我要你來的。生母早已過世多年,是誰要念念完成這趟旅程呢?是誰?念念比任何人都清楚答案。潛意識裡的對話,是念念與自己的對話。導演以這樣的影像呈現遠颺的母親,依然在念念身邊;而答案是在念念心裡,只是念念拒絕承認而已。

念念這個只要把脈就可以知道自己身體狀況的女孩,竟不瞭解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從小等候的答案?當然不是。假裝自己不懂不知道,真的比較好過;面對真實,就是剝皮刮骨般的疼痛。大多數的人,都以為生活在他方就會有答案,或者,虧欠自己的那個人,就應該給自己答案,欠自己一個交代。

於是,透過這一集,這一段互相拉扯的對話,我們解開了生母遠去他鄉的原因,也看見她,這樣一個追求自我實踐的女子,實現夢想的過程如此艱難,卻未見得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念念的生母為了看見更廣大的世界,活得遍體鱗傷,但她也並沒有放棄心中對於夢想的執著與嚮往。這段戲,解答了念念生母的自我放逐、出走,也讓念念看見了自己從小隨身攜帶的自我質疑,要如何獲得解答,要如何繼續看見夢想。

 

Ryan:接下來呢?

念念:我以為旅行結束,就會有答案……結果,旅程,就是答案。我來美國,就是答案。

雙城故事

他方的生活,肯定不是生命的解答。但,泰戈爾說的:「只是站著注視海水無法渡過海洋。You can’t cross the sea merely by standing and staring at the water.」如果沒有這一段歷程,念念一定也還是那個待在合勝堂,擔心自己活過了15,能不能活過30、50,永遠等待別人拯救的亞洲公主。這一段起伏人生,當然不是念念出發的目的,但卻為她鋪好了走向目的的道路。

 

作自己,不如活出自己,愛自己

 呼應第二集,看著念念終於上了飛機,念念生母的旁白說著「為了讓靈魂前進,所有的一切都得讓開。」「看看你今天的心,你會知道,一切的出發,都是因為自己!」到了第十六集,念念解開的也是自己如何往下走下去的心理障礙。

我們想說的,不只是「作自己」,我們更希望觀眾看到的是如何「愛自己」。不管是念念生母的義無反顧,或是念念的跌跌撞撞,與其在生活的他方,尋找自己,不如就地「愛自己」,Love Yourself。

自己,是你本來就在做的;每天在做的,不是自己,還會是誰呢?若不是我們一直在否定現在的自己,我們又何需想盡辦法「作自己」?在歲末年終的時刻,戲劇裡的時間軸也過了將近一年,我們看著念念和JO,就像看著我們自己一樣,傻過,蠢過,執著過。如果能夠,我們是不是能夠更愛自己,愛自己的衝動,愛自己的散漫,甚至愛自己的蠢。不要否定自己的價值,要比別人更尊重自己的想望與價值,那麼前面的顛顛扑扑也就值得了。

雙城故事

So can you love yourself, love yourself?

你能愛自己嗎 能好好愛自己嗎

Ain’t nobody in this world gonna love you, if you don’t love yourself

如果你不愛自己 別人也不知怎麼愛你

Save yourself, save yourself

救贖要先靠自己 援兵就在前方

Ain’t nobody gonna save you, if you don’t save yourself

沒有人能夠給你救贖,除了你自己

劇情即將邁向新的轉折及更難以逆料的衝擊~念念做好準備了嗎?你做好準備了嗎?2019,己亥年,己年,正是「愛自己」的最佳時刻。讓我們用「愛自己」來當成這一年的目標吧!

  • 撰文|林佳慧
  • 本文作者為《雙城故事》編劇,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
  • 電視作品:《愛。回來》、《含笑食堂》(三立台灣好戲)、《頂坡角上的家》(大愛)、《外鄉女》、《紫色大稻埕》
  • 電影作品:《愛情算不算》、《傻瓜與睡美人》、《你好,再見》(台北愛情捷運系列)

相關文章

目前尚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