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設計與閱讀 賴佳韋的第三層夢境

【活動側記】設計與閱讀 賴佳韋的第三層夢境
▲左為策展人方序中 右為紅點設計獎的設計師賴佳韋

4月8日在閱樂書店舉行了第二場書沙龍,由策展人方序中紅點設計獎的設計師賴佳韋在活動中相互會談,皆為設計師的兩人直率、風趣的話語讓星期五的夜晚增色不少,而其中設計與閱讀之間的關係便從賴佳韋的「第三層夢境」講起。
若說設計是我的現實,放空是我的第二層夢境,那第三層夢境就是—閱讀。賴佳韋這麼說,他的設計便是從這三層虛實間交互作用而來。賴佳韋笑著說,他最初的閱讀是漫畫,第一次買的書是「小叮噹」(哆啦A夢),小小一本書,大半篇幅的畫與一點點的文字便是他閱讀的起點。方序中也承認,漫畫的確是小時候最喜歡翻的書,也因為喜歡,受它的影響甚深到有時與客戶提案時也會引用漫畫中的經典橋段,而他最初的創作便發生在聯絡簿上,在小小的空格中填滿了想像,每日不懈的畫著最終還成為連載。然而課本上的塗塗抹抹,供朋友傳閱後,最終也是放回抽屜的深處,鮮為人知。儘管如此,賴佳韋亦承認漫畫對他們設計、閱讀、創作中佔一席之地。

▲推薦書籍
在設計的路上,他迷茫、脫離過,但卻也藉著閱讀回到設計這條路上。真正開啟閱讀的大門是賴佳韋的國中時期。父親的書架上擺著一套三國演義,時逢古裝劇播映,憑著一股喜愛與熱血,他半翻著字典將這套書看完,那是一段前所未有的體驗,文字給予的畫面感讓他感覺身處不一樣的世界,也讓他開始享受文字帶來空間。在書架上閱讀別人的作品,也讓賴佳韋產生一種慾望:想將自己的作品展現於人前。
開始設計書封是意外也是毛遂自薦的結果,至此,賴佳韋又開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不同類型不曾接觸的書籍隨著工作而來,有時是女性議題,有時是非洲主題,有時則是佛學,為了設計,賴佳韋去看、去瞭解、去接觸,甚至練習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同樣的方式,賴佳韋運用在社群媒體上,將自己抽離一點,觀察人類狀態、關注社會議題,傾聽正反兩面。他說,社群媒體是一個平台,讓你了解這世界的模樣。此時方序中反問,「你不覺得社群平台的出現改變我們的閱讀習慣?」
誠如,社群平台的出現後,標題反而比內容更重要了,使用者會因為標題的刺激深淺而選擇閱讀與否,而文章內容也被快速稀釋,在這樣的情況下,思考彷彿再無波瀾。要怎麼改變?賴佳韋說,他只是一個設計師,能做的就是設計,若他的設計能引發一個人願意拿起一本書閱讀,那書裡的一小段文字可能就會啟發某人改變世界。
▲空間編輯得宜,讓人心曠神怡
書沙龍的最後,觀眾詢問方序中與賴佳韋對「中山地下書街改建商店街」的議題看法。兩人皆表示這不是書街去留問題,而是關於「空間營造」。方序中直言,他雖常於中山地下街活動,但卻從沒在那買過書,理由是-書街沒有營造買書的氛圍。雖不捨書街消失,但他更期待未來該空間將如何改變,營造適合該空間的環境。而賴佳韋則說出他在《編集時代:日本頂尖編集9人》一書得到的體悟,即是-生活中有許多事是需要編輯的,因此不是書街去留問題,而是地下街的空間該如何編輯出讓人駐足、舒適的氛圍。
細想生活,確實有許多事物是需要編輯的,書店中書籍的擺放是如此,書籍的排版是如此,透過精細的編輯,才能營造舒適的空間,使人徜徉在書海間、享受閱讀的愉樂。
每場閱樂書‧沙龍的座談講座,皆由FriDay購物與閱樂書店合作。Fanily更提供現場直播服務,讓無法參與現場的讀者,可透過直播聊天室,與講者進行互動。
錯過座談會和直播了嗎?沒關係,看這裡完整回顧



#閱樂書沙龍#方序中#賴佳韋#閱讀上癮#讀上癮#閱樂書店#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