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風依然強 台風仍一聲加油吧!

韓風依然強  台風仍一聲加油吧!


金馬獎將至,國片似乎多為藝術片為是否得獎焦點。但此類型片卻未受到賣座的聲勢而持續發燒,反觀亞洲電影,韓國電影在國內已擊敗好萊塢,亞洲賣座也屢創新高,雖然韓國電影今年賣座並未如以往,但曾經,韓國電影默默無聞,
遠比不上頻頻得獎的「台灣電影新浪潮」,為什麼韓國片(其實不論電影或韓劇)能反敗為勝?  

回顧八O年代以來韓國電影的發展,並沒有像台灣「藝術電影」一枝獨秀的傳統,而是以商業體制為主流,「藝術電影」和紀錄片為輔。當「台灣新電影」風風火火引領風潮,楊德昌、侯孝賢揚名海外影展的時候,韓國沒有出現任何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師。而且剛好相反,韓國電影圈面臨內憂外患的狀況。八O年代韓國政治動盪不安,掌握政權的仍然是與過去相同的軍事政府,在掌控著電影的發展。而在舉辦 1988 年漢城奧運後,韓國社會逐漸無法抵抗開放的壓力,美國直接輸入的電影開始侵入韓國。與台灣相比,情況更為糟糕,他們既缺乏大師,更沒有輔導金。

當時較為突出的三位導演:《七秀與萬壽》的朴光洙、《成功時代》的張善宇、《搞笑人》的李明世,拍攝的也是商業娛樂片,雖然也號稱「韓國新浪潮」,但是在美國影片大軍壓境之下,只能說勉強在韓國電影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在國際影壇上也並沒有太高知名度。即便到九O年代中期,韓國電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仍不高,電影界也瀰漫著一股危機意識,悲觀言論四起,不少電影界人士認為,電影市場長期萎靡不振,將會步上南美之後塵,或許韓國電影工業亦將從此消失。

 

「置之死地而後生」。韓國影業絞盡腦汁想出各種重組方法,壓榨出絕地大反攻的競爭力。面對「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明天,韓國拍片公司開始導入好萊塢機制,它們開始聘請年輕學成歸國的導演,找來電子公司的行銷團隊,撰寫新鮮、大眾化的劇本,徹底把「便宜貨」的國片翻兩翻。

 

1999年在韓國最賣座的驚悚片《魚》為例,找來了紐約大學(NYU)電影碩士姜帝圭執導,又找來原本要投資.comKDB Capital創投,史無前例投下5百萬美金拍攝,結果票房收入海賣,回收2600萬美金,KDB Capital不到一年回收300%。和過去沉悶的悲劇片與便宜的時裝劇比起來,《魚》是一部精心設計的商業電影,俊男美女不說,一位北韓女間諜愛上南韓警察的聳動故事,牽動南韓社會最敏感的南北統一神經,豈能不賣(但台灣片商引進台灣,卻因國情不合而滑鐵盧)。

《魚》的成功,吸引創投資金蜂擁而入,包含三星電子等創投在3年內投入了1.5億美金的鈔票,果真連番奏捷。這批「專業工作者+行銷高手+創投+國際通路」的新團隊食髓知味,開始製作「泛亞洲」(Pan-Asia)的電影,瞄準日本、香港和台灣市場,走年輕、幽默、性別錯置的出擊作品。

 

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韓國電影的成功要歸功於政府的支持,和大企業的投資。但「明星」的建立也是韓國電影成功的因素之一。韓國影視界每年塑造出一個又一個偶像明星,其明星產業包裝與行銷的力量,已經超過了擅長此類工作的日本藝能界。日本偶像因為長期欠缺賣座與質感俱佳的國際電影包裝,這幾年在亞洲的地位已經不如韓國,而韓國挾著成功的電影產業將明星體制順勢外銷,包括:張東健《朋友》、元斌《太極旗–
生死兄弟》、裴勇俊《醜聞》、全智賢《我的野蠻女友》、沈銀荷《殘骸線索》、李英愛《JSA共同警戒區》、韓石圭《魚》……,不僅電影賣座,在台港中三地都已成功的奠定巨星基礎。

 

韓國娛樂影視市場總在唱凱歌,影視工業出口實力雄厚。台灣韓劇風靡不用多說,韓國片在日本的熱賣,則頗意外。韓國電影工業體格成功轉折,韓國步向正循環比,台灣卻向負循環沉淪。一集韓劇製作費就可以有400萬台幣,國內流行燒遍亞洲,靠「藝術電影」勉強露個臉的台灣,該如何是好?

作者:寂寞法則(愛看藝術電影,愛流行世界裡所認為的冷門紀錄片,當然熱門片也不會放過,但往往發現,討論越多的故事,隱藏更多看不見的寂寞。)


相關文章

目前尚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