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克服困難拍攝母親同志真情

由臺北市民政局舉辦的2017臺北市同志公民活動「有志藝同看見愛」,活動主題之一的「同志影院」於9月2日下午重現兩部同志電影《日常對話》、《花吃了那女孩》,並邀請兩部電影的導演到場與觀影民眾進行對談。

 

《日常對話》這部同志紀錄片,是導演黃惠偵自二十歲開始為自己的同志母親拍攝的紀錄長片。因為母親牽亡魂的工作及女同志身份,再加上父親家暴的童年回憶,讓黃惠偵的成長過程被貼滿標籤,透過《日常對話》的拍攝過程,以及自己也成為母親的身份轉換,她決定逼迫自己去靠近、去重新理解母親,於是有了這部片的誕生。

 

電影中雖然只是導演和母親和家人的日常對話,但真摯的情感和寫實的記錄,讓《日常對話》在今年二月的柏林影展拿下「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9月2日同志影院特映當天吸引許多民眾到場觀賞,,映後黃惠偵導演與觀眾們進行的對談更是精彩,透過導演的現身說法,大家更了解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意念。

翻攝日常對話粉絲團

翻攝日常對話粉絲團

觀眾問:母親為什麼願意接受拍攝?拍攝的過程如何克服困難?

導演很謙虛地說自己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況下完成這部電影,因為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而當自己也成為母親之後,她和女兒也仍舊跟母親同住,所以會希望長大後的女兒說得出來,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阿嬤,於是派五歲的女兒對母親"動之以情"。再加上拍攝此片的過程,恰巧經歷了婚姻平權法案的初審通過,她認為或許是這兩個原因讓母親願意接受拍攝。

 

不過導演坦承,她最大的拍攝動機,其實是想透過這部電影改善自己和媽媽的關係,《日常對話》是她在20歲時就想拍攝的作品,但其實20歲的年紀實在太輕,很多頭緒是無法理清的,所以她也非常感謝,能夠在歲數增加一倍以後的40歲完成這部電影,這讓她覺得自己很幸運,電影上映後,她更發現這部電影不只改善自己和母親的關係,也能夠帶給看電影的觀眾們一些什麼。

 

而對導演來說,她認為的婚姻平權應該是不管同性還是異性戀,想結婚的人都可以去結;不想結婚的人也可以不結,而不是因為背負社會觀感做出違背心意的決定,好像沒有結婚,生命就有很大的缺憾,或是女性不想生小孩,就是辜負上天賜予的生育能力。

 

導演說:電影中家人受訪真實自然 卻也反映同志仍是禁忌話題的現實

看完電影的觀眾都很好奇,為什麼受訪的家人,像是舅舅、舅媽表現可以那麼自然,導演算是有點爆料地說,電影裡舅舅回答不知道母親喜歡的是女生時,其實母親和她的女友就在旁邊!身為導演的她一邊想著為什麼長輩們可以"睜著眼睛說瞎話",卻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即使你的心裡接受家人是同志,仍會希望大家不要談論這件事,這也反映了台灣現今社會,許多有同志家人的家庭都是如何處理面對的。

相關文章

目前尚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