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雋永作品歷久彌新!影劇化的重新演繹讓觀眾重新愛上它們

【專題】雋永作品歷久彌新!影劇化的重新演繹讓觀眾重新愛上它們


好的故事永流傳,雋永的作品經過導演、編劇的巧手改編,再創造出來的新文本不但重新推廣了原作,更是讓它的魅力透過影像化的方式發揚光大!不論是顛覆、再創新、還是保有原作精髓,重新演繹的結果,都讓觀眾重新認識,甚至是愛上這些經典作品!

《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原著《一把青》(收錄自《台北人》)

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在編劇黃世鳴靠著紮實的田野調查工夫,透過對該年代的文學作品、人物傳記(甚至是日記)的閱讀,攝影作品、音樂的涉獵等方式,去了解該時代的氛圍,以便更加貼近「民生」,加上導演曹瑞原導演在場面調度、戲劇品質上的超高要求,每一個領域的盡善盡美,造就了磅礡而頗富好評,長達31集的《一把青》。

隨著戲劇的播出,隨著劇中角色從打完八年抗戰、經歷國共內戰到撤退來台,這一些原本只在課本上寫著的名詞,突然影像化而生動了起來,每一周的兩個小時,我們像是不經意墜入而感受到屬於那個年代的悲戚以及顛沛流離,我們又同時像是劇中的墨婷──本劇新增角色,即與原著最大的變動──站在既旁觀又身陷其中的矛盾立場,既涉入又抽離。這幾周來,《一把青》的播出帶來了觀眾多少的淚水!但卻又上癮似的,週週準時收看。

4/2即將播出九十分鐘的最終回,請大家一定也要鎖定。


《紫色大稻埕》/改編自謝里法《紫色大稻埕》

原著共有600多頁的篇幅,由高妙慧、林佳慧、劉宇均三位編劇合力改編成了22集的《紫色大稻埕》,並由導演葉天倫執導。其實葉天倫導演先前拍攝過電影《大稻埕》,看得出對於那個黃金年代,導演本身有一定程度的熱誠及感情,第二次參與這個年代的影劇作品創作,有別於《大稻埕》著眼於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日本皇太子蒞台、蔣渭水抗爭等,《紫色大稻埕》的故事起始於其之後,更加程度的著墨於台灣近代美術史的發展,更是透過熱愛繪畫的江記茶行少爺江逸安,以及對戲曲感興趣的平凡少女莊如月之間的邂逅、相處,將「夢想」這個議題放進了故事之中,其中更是不乏有純純戀曲的發生。

而值得一提的,便是在故事中江逸安的好友──原名郭金火、後改名為郭雪湖的這個角色,他可謂台灣日治時期最重要的畫家之一,透過《紫色大稻埕》這部作品,讓觀眾得以用輕鬆看劇的心態來瞭解這位畫家的生平,極具教育意義。而以目前來說,最讓觀眾感動的橋段,莫過於無條件支持兒子實現夢想的郭金火母親──陳順吧!


《馬克白》/改編自莎士比亞作品《馬克白》(Macbeth

於3/25上映的電影《馬克白》,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該部悲劇已有多部改編作品,除了甫上映這部由《血教育》導演賈斯丁柯賽爾執導、麥克法斯賓達及瑪莉詠柯蒂亞主演的版本之外,1957年時,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也曾將此篇作品改編為電影《蜘蛛巢城》,該片可說是日本版的《馬克白》,於當時亦是話題不斷、得獎無數。

而賈斯丁柯賽爾此一版本的演繹,更是強烈而鞭辟入裡地著墨兩個悲劇主人翁的貪婪、野心,甚至到後來的歇斯底里、瘋狂,在情感上,壓力到達臨界值的那種緊繃。在精確而恰到好處的場面調度之下,《馬克白》有著史詩般的磅礡,更在故事中徹底發揮「悲劇」的本質。2015坎城影展競賽片的在台上映,莎士比亞粉絲千萬不要錯過。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的傳奇小說《聶隱娘》

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金馬52的最佳劇情片得主,更為侯孝賢導演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這部《刺客聶隱娘》,除了得獎無數加上侯孝賢導演本身在電影圈的國際定位讓本片備受矚目之外,其實光是侯孝賢導演執導「武俠電影」,就非常具有話題性。在此之前,對於唐代傳奇小說的認知或許僅止於國文課上的簡介,實際看過的或許只有如《虬髯客傳》、《長恨歌傳》這幾部曾於教科書上出現的作品,而侯孝賢導演選擇改編這部《聶隱娘》,對侯孝賢導演來說除了是一大突破之外,對觀眾而言,亦是耳目一新、深入認識這部作品的絕佳機會。

舒淇、張震這兩位自《最好的時光》之後再次與侯孝賢攜手合作,《刺客聶隱娘》中少許的對白,更加考驗了兩位演員用表情與動作傳達故事的演技,而那種屬於侯孝賢的電影美學,同樣在《刺客聶隱娘》之間嶄露無遺。殺,與不殺,動,與不動,顛覆武俠片給觀眾的印象,亦再現了唐傳奇小說的魅力。侯孝賢導演,以《刺客聶隱娘》再次創造電影的新里程碑。

圖片來源:網路。


#一把青 #眼裡的187 #紫色大稻埕 #刺客聶影娘 #馬克白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