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導自傳題材「童年往事」臺灣新電影代表作「兒子的大玩偶」

侯導自傳題材「童年往事」臺灣新電影代表作「兒子的大玩偶」
▲侯孝賢自傳電影「童年往事」左起田豐、梅芳
2015年,已獲得無數榮譽以及世界影壇肯定的侯孝賢,在經過八年的籌畫與思索,推出了個人電影生涯的第一部武俠片「刺客聶隱娘」。有人說偉大的導演終其一生只在拍一部電影,身為台灣電影新浪潮重要推手的侯導也是如此?公視分別於8月22、29日,週六晚間9時黃金時段,播出「童年往事」、「兒子的大玩偶」兩部侯導早期的作品,讓觀眾再次走進侯孝賢電影世界裡的人物光影,感受他寧靜畫框裡的人生河流。
▲侯孝賢自傳電影「童年往事」 主角之一游安順
身分認同是許多導演創作的共通語言,以及透過電影建構世界的第一步,從侯導早期的「童年往事」、「悲情城市」,再到「刺客聶隱娘」都可以看出清楚的脈絡。1985年,侯孝賢完成「冬冬的假期」、「風櫃來的人」兩部新寫實風格電影,闖出名號的侯導順勢推出了充滿個人自傳風格的作品「童年往事」,片中投射自身成長過程,也隱晦觸及白色恐怖與對政府的無聲批評,在當時戒嚴的時局裡,充滿了挑戰與前瞻。
▲侯孝賢自傳電影「童年往事」後為主角祖母唐如韞
「童年往事」描繪了主角父母親1949年從廣東梅縣來到高雄鳳山,身為外省第一代的他們無疑只是把台灣當成暫居的地方,而主角自己卻是用台語與同輩的玩伴溝通,外省第二代的他有著衝突的認同與對土地的愛。「童年往事」中主角幼時懵懂面對父親死亡,家人呈現悲痛欲絕的氣氛;青少年時母親的死亡則轉為寧靜肅穆,最後祖母的離世,更用冷靜的鏡頭語言交代。這三段死亡儀式清楚交代了成長過程的心境變化,也被視為侯導自傳性的依據。

▲兒子的大玩偶-陳博正
被視為開啟「台灣新電影」時代的作品之一,經典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在臺灣電影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經典作品常是在一些爭議中誕生;描述早期台灣人民艱困生活,從幾位卑微的小人物所面臨的掙扎及挑戰,架構出的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在1983年上映前,因中影公司擔心內容觸怒政府而逕自修剪其中「蘋果的滋味」一些片段,造成導演萬仁的不滿,後來事件被《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披露,也引發輿論撻伐,成了台灣電影史上著名的「削蘋果事件」,這也是當時中影內部守舊勢力與新浪潮導演對抗的歷史遺跡。
▲「兒子的大玩偶」之蘋果的滋味-左蘇志賢、右為顏正國
以上圖片皆由公視提供
#侯孝賢#刺客聶隱娘#童年往事#兒子的大玩偶#臺灣新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