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Wed ★ 來吃喝】逃避傷痛的黑色迷霧,《寒蟬效應》新片評析

【週三 Wed ★ 來吃喝】逃避傷痛的黑色迷霧,《寒蟬效應》新片評析

文章取自於橘貓

本文首發於「VR-Zone 中文版」網站

這樣講或許很奇怪,但思考《寒蟬效應》這部電影到底是好看或不好看,其實對我來說相當困難。我向來喜歡觀賞國片,因為我能在國片看到一種掙扎,一種「掙扎著在往各種題材領域發展的樣貌」。

從之前的《軍中樂園》、《痞子英雄:黎明再起》,到之後的《時下暴力》、《相愛的七種設計》,國片包裹著更多不同的可能,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定位。正因如此,我對《寒蟬效應》其實有不小的期待,我希望電影能從對愛情與權力關係的衝撞,激發更多更深入的可能性。那會是我在一部電影中想要看到的。

但是,就結果而言,我看到了「掙扎」,掙扎之後,我卻感覺它落回了某個原點。

*

就我自己的觀點,我傾向把《寒蟬效應》電影分成四個部份:開頭、白白的故事、法庭攻防、結尾。而這個結構是我對《寒蟬效應》感到不滿的其中一個原因……太像政令宣導片的結構了。記不記得國高中在輔導課或國防教育課看的影片?

主題可能是防治性侵害、處理交友關係、未婚懷孕的故事、反毒……前段在講主角的故事,然後中間點把問題點出來,後段出現輔導老師或某某專業人士陪著主角一起解決問題……然後再用這個過程把訊息往下傳給觀眾。當然,電影以「鼓勵女權勇敢發聲」做主軸,完全沒有不對的部份。

但是電影中有很多刻意出現的醫學名詞或法律名詞顯得惱人,舉例而言,電影中一段情節是大學生在課堂上批鬥受害者,然後老師出面解釋法學應該以無罪推定原則看待被告,然後大學生們點頭受教……雖然我很高興能看到有電影願意解釋無罪推定的概念,但這種只應該出現在政令宣導片上的情節模式可以不要搬進電影院使用嗎?

*

在電影前段,主角白白的故事旨在說明案件的「前因」:白白為了逃避家庭的壓力,來到台東唸大學,結識了開朗陽光的原住民少年,卻同時與迷人的音樂教授發展出一段畸戀。而電影的後段則是這個前因導致的「後果」:白白在跟教授的戀愛關係中留下創傷,整件事紙包不住火,學校的輿論力量與背後輔導老師的理念等等迫使事件鬧上法庭。

在電影的操作中,我感到每個角色的情感衝突都不夠深入,因為前段的聚光燈打在郭采潔身上,我們自然有許多觀察她情緒的機會,但大多太外放了,對白上的侷限讓演員的表演突顯出更多的「過火」。

最可惜的是電影後段將聚光燈打在徐若瑄身上之後,對戴立忍這個「壞人」的描繪就更少了。學運背景、音樂理想……他原本應該會是一個有很多故事可以說的「角色」,但最後就只變成一個到處對女學生伸狼爪的「壞人」。把角色從立體變成平面,是《寒蟬效應》最可惜的部份。

*

但是,本片也絕非毫無優點。開頭有一個鏡頭把台北拍得灰暗無比,看似賣弄,但卻很點題。《寒蟬效應》的另一個大主軸是「逃避」,每個角色都在逃避台北。白白逃避台北是為了家庭因素、教授逃避台北是因為放棄理想、方大律師逃避台北是害怕家庭責任……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原因在逃避某件事。

點上了《寒蟬效應》的題:「每個人都在逃,只差在自己知不知道而已」,其實很有味道。再來,我喜歡本片的另一個部份,是它表現了關於社會運動的「反面聲音」,電影中拍出社運結束後的滿地垃圾去表現社運造成的成本,或是一些社運參與者否決其他聲音的景像,甚至是「社運成功」以後害到另外一些人的發展。某房不給拆,我們覺得不給拆的那間房很可憐,要一個人面對國家權力,但反過頭來,其他所有已經照正常程序「同意拆房」的住戶,就要因為整個案件被擋下而權益受損,這部份是《寒蟬效應》挑戰的價值。

公民運動絕對有其意義,但是社會運動的參與者本身需要有所反思,雖然講這個很不討喜,但它確實是有被提出來的必要。

*

總結來說,我其實很不喜歡《寒蟬效應》的整體故事架構與情節鋪排,但電影中的一些情節仍有打動我,加上徐若瑄與賈靜雯兩位演員在電影中表現了超乎想像的能量,雖然不盡如我意,但仍有一看的價值。

 

本文首發於:逃避傷痛的黑色迷霧,《寒蟬效應》新片評析

 

#來吃喝 #橘貓 #orangecat #ocat #寒蟬效應 #fanily #分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