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角老爸好失敗?從《花甲男孩轉大人》鄭光輝回顧影劇裡「缺角的父愛」!

撿角老爸好失敗?從《花甲男孩轉大人》鄭光輝回顧影劇裡「缺角的父愛」!

《花甲男孩轉大人》來到了第五集,引起了觀眾正反辯論:「鄭光輝,算是個好爸爸嗎?」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我們曉得,「父親」角色在原生家庭中,對男孩和女孩的成長都存在影響,兒女也都對其時有埋怨。父女互動關係可能潛移默化著女兒如何和異性相處、投入親密關係的依賴或抗拒,父親的形象也容易成為女兒挑選另一半的標準;而父親對兒子的影響力干係「模仿效應」,包括對母親的態度、男性特質、言傳身教,都足以導致兒子未來變成相似或徹底相反的模樣。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曾經嗜賭酗酒又家暴的光輝,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及格的父親,因此花慧怨懟:「你沒有養我,你只會喝酒打老婆,你知道什麼是養嗎?」她在窒息的家庭氛圍裡,在張國榮、在音樂和網路世界找到歸屬,進而抓緊了阿輝這根浮木,逃家追愛,另組家庭,「父親憑什麼干預我的人生」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而花甲歷經父親入獄、母姐離家,成長過程親人缺席,是不是也產生了一點自我認同混淆、摸不清目標、自尊低落的魯蛇困境呢?例如,他接不接乩童始終猶豫。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戲裡光輝嗟嘆,「是不是小偷,還要拿香向神明發誓,兒子才相信,真的很失敗!」渴望重新做個好父親的光輝,這一幕,觀眾的心盪起陣陣酸楚。

 

哪個父親不是生了孩子才開始學做父親?光輝開竅晚了點,但這場幼稚打賭帶七仔出席婚禮,承認輸給兒子的戲,為了兒子一句「抽菸傷身」把剛點燃的香菸踩熄,父愛不經意流露而出。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雖然從前造成的傷害陰影、關係的裂痕不可能修補如初,看見光輝回頭是岸、默默關心自己,兒女對這個「外界眼光中失敗的父親」僅僅是怨恨嗎?還是會多一絲絲出自血濃於水的寬容?

 

每個人的際遇不同、看法不同,答案亦不同。

 

也許我們可以用以下幾個大眾印象深刻影視作品裡的父親角色,來回想父親管教我們的樣子,來映照鄭光輝在《花甲男孩轉大人》裡的父愛,同時,思考傳統重男輕女的父系社會,對父親角色須肩負養家責任、不能示弱、出人頭地…等等壓力的後果,「男兒有淚不輕彈」、「子不教,父之過」,他們可能很難去做到柔軟、傾聽、認錯,於是嚴厲、打罵、死撐面子、嘴硬…。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瞿友寧執導的人生劇展《我的爸爸是流氓》,兒子大樂是班長,但總被同學取笑爸爸是流氓、殺人犯,「只要比到爸爸,我就輸了」,爸爸愛簽賭、會打媽媽,大樂充滿自卑,甚至在廟裡認了一個可以講心事的「關公爸爸」。

但父親看到大樂被欺負會衝去學校報仇,陪大樂熬夜觀察月亮寫作業,把安全帽給兒子戴,種種作為一再證明他的愛。他雖是無所事事的流氓,也只有孩子本人有資格替父親打分數,別人很難評斷。

圖 / 翻攝自網路

圖 / 翻攝自網路

郭富城在電影《父子》中,扮演失業被追債痛毆的潦倒父親,又被戴綠帽,老婆逃往情夫懷抱。為過日子,他教唆逼迫孩子成為竊賊。

孩子有機會跟著母親住,卻選擇陪在父親待在恐懼裡,甚至因為偷錢被關進少觀所。在片中,郭富城是個讓孩子懼怕、很糟糕的父親,但失去老婆/母親的兩父子,同一份痛,纏繞著離不開彼此的羈絆。

圖 / 翻攝自網路

圖 / 翻攝自網路

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突破性別歧視,劇情感人。一心想生兒子傳承摔角衣缽、替自己達成冠軍夢的父親,孰料孩子全是女孩,對女兒的訓練嚴苛,練跑跳河剪髮樣樣來,簡直慘不忍睹。

後段女兒入選奧運國家隊,年邁父親的教規一度被女兒輕視,最後父親全心付出、為私自訓練而鞠躬道歉,保住女兒的參賽資格。如此霸道又柔情的父愛,女兒壓力沒少過,渴望青出於藍,父親行為的背後,全是自私嗎?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電影《親愛的》黃渤飾演離婚獨自撫養兒子的網吧行窮老闆,兒子被拐走後,崩潰決堤、日思夜寐,傾家蕩產懸賞十萬找兒子還被騙被搶劫,曾錄影片上傳,「如果你收養我的孩子,請好好對待他;別給他吃桃子,他會過敏」,句句流露父愛。

最後,他在鄉下農婦家找到失散三年的兒子,兒子認賊作母,他不顧兒子哭鬧找媽,橫行把兒子給搶走,農婦撕心裂肺,他狠心嗎?

圖 / 翻攝自三立新聞網

圖 / 翻攝自三立新聞網

華劇《我的自由年代》,一向和政客父親不對盤的流川,對父親唯利是圖、為其鋪路的齷齪父愛感到不齒,而隨著父親土地弊案開庭,被判刑15年,父親坦承一直自覺被流川爺爺忽視的不平衡,真情告白,流川決定做辯護律師,與爸爸站在同一陣線。再怎麼不諒解,終歸是家人。

 

「外界眼光中失敗的父親」往往存在一體兩面的苦衷,就看受害的一方(孩子、太太)選擇理解、捍衛哪一面,非當事人,很難去公正評斷是非對錯。此外,「父親」角色的樣貌、態度、性格,也是會因時間及歷練而有所改變的。

 

圖 / 翻攝自網路

《長不大的爸爸》。圖 / 翻攝自網路

「長不大的爸爸」無可救藥的天真爛漫沒擔當,等待時間將幼稚磨出世故,他是不是就能更穩重、更懂得負起責任?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出境事務所》。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年老失智、即將面對「出境」的父親,也許會忘了枕邊的牽手,卻放不下那個從小打到大管教、老愛頂嘴的叛逆女兒。從前的那些不對盤,還存在嗎?

圖 / 翻攝自網路

電影《不能沒有你》。圖 / 翻攝自網路

一位被社會不公逼到絕境,不惜大膽「帶女兒跳天橋」的父親,這樣子的「感動」其實背後藏著多少「潛伏危險」,可以替女兒決定生死嗎?這個未報戶口失敗父親的心酸委屈,是不是自己造成的?那他算好父親、還是糟糕父親?

 

 

電影、戲劇中經常演繹「無條件付出」的一百分爸爸,但現實生活中,失敗的、缺角的父愛更靠攏大多數家庭的真實情景,好比無路用的長子老爸鄭光輝。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當你說起爸爸,你會用什麼形容詞?是不平埋怨,還是甜密抱怨呢?

 

 

 

 

 

#植劇場  #花甲男孩轉大人  #父親  #父愛  #鄭光輝  #蔡振南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