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代劇窺探歷史縮影,《五味八珍的歲月》傳承家常菜的飲食文化與味覺記憶!

從年代劇窺探歷史縮影,《五味八珍的歲月》傳承家常菜的飲食文化與味覺記憶!

一部動人心弦的年代劇,必定考究紮實,經由仿擬或二次創作,還原年代風貌,重現當時社會縮影、人性拉扯及文化底蘊。台灣年代劇最常著墨的時空背景,就屬日治時代到白色恐怖結束間,這段「先當日本人,再做中國人」,省籍衝突、驚心動魄並渴望民主自由的敏感時期。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日治五十年間,台灣人淪為次等公民被歧視打壓,卻也因皇民化、建設、政策制度逐漸妥善而邁向進步;自二二八事件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夜夜閉戶深怕軍人抵槍搶劫、聞鞭炮聲直打哆嗦,本省人仇視外省人、思想綁架,種種劫難,我們不曾經歷過。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戰火頻發、身不由己的歲月,一部部大時代動盪的戲劇故事,使我們有機會理解當時的喜怒哀愁。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紫色大稻埕》傳承了日本統治下台灣美術的發展史,《回家》回望1945年豫西會戰起至國共內戰間的戰地醫療救援,《瑰寶1949》凝聚了後代對本土陶藝、烽火散落的歷史文物該有的瞭解及珍視。

1956年,第一部台灣自製35釐米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映,「歌仔戲藝術」迎向「電影藝術」,帶起台語電影蓬勃發展,為國片打下基礎。《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描繪的正是這歷史性的一刻背後,小人物的堅定信仰永不放棄的電影夢。

《一把青》保留空軍抗戰的英勇回憶,重現眷村年華,見證了1961年台灣邁入噴射機時代,新舊更迭,更歷經白色恐怖肅清匪諜的草木皆兵、物是人非。《雨後驕陽》則是從1960年代訴說起台灣由農業轉型進入工業外銷,憑靠精緻的MIT皮鞋工藝,踩踏出未來30年經濟起飛的輝煌時代。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1962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成立,同年《傅培梅時間》開播,一播長達40個年頭,陪伴婆媽們每日傍晚料理晚餐的時刻。所謂「民以食為天」,植劇場《五味八珍的歲月》,以你我最熟悉不過的日常佳餚入戲,從「味覺記憶、味道傳承」的角度,帶著觀眾重溫戰爭及戒嚴時期的飲食文化。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傅培梅婚後師承不同師傅,薈萃中國八大菜系菜餚,流傳至今,融合成了我們餐桌上最溫暖熟悉的台灣味。已播出的三集中,具代表性的料理包括米粉湯、親子丼和東北味兒餃子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第一集出現的米粉湯,是來自東北的傅培梅感到陌生好奇的,在編劇巧手安排下,米粉湯借喻了程紹慶探病傅培梅的愛慕心意,亦代表阿春小心翼翼保護好留給哥哥阿繁飽腹的手足情深。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追溯米粉由來有二,戰亂民不聊生的日子裡,人們將稻米榨條而食,為了方便逃難時攜帶食用,不至於餓肚子;其二則是華人南遷閩浙時,因為懷念北方麵條,以稻米取代麥,做出米粉。

是故,一碗熱騰騰米粉湯,雖非山珍海味,卻在古時候成為窮困者既能「簡單烹煮」又「吃得飽有力氣耕作」的選擇,對傅培梅來說,也何嘗不是初到台灣懷念麵條口感的一種思鄉之情呢。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親子丼(おやこどん),雞蛋、雞肉、洋蔥,湯料蓋上熱呼呼的白飯,簡單的食材,一家團聚吃著親子丼,格外幸福。傅培梅鍾情親子丼,是因為小時候和父親一同享用的「味覺記憶」,同時,也是她與程紹慶之間的「默契愛好」。

同鄉的兩人都愛吃親子丼,不免聯想到成長背景。大連港自1905年起屬日本租借地,是為重要貿易口岸,東北三省後被日本殖民統治14年,和傅培梅一樣,當時就讀公學校受日式教育影響的人們,自然而然對日本料理多幾分熟悉喜愛。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此外,那個年代,雞蛋很貴,窮困人家吃不起,親子丼其中一個起源故事,就是老闆體恤辛勞,在白飯中打一顆雞蛋,以慰勞省吃儉用的員工。因此,回望當時,親子丼無論對富裕的傅培梅,或是窮苦的人們,皆屬幸福的象徵。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接著,是在第三集有許多重頭戲的「東北餃子」

 

傅培梅在自傳中寫道:「紹慶是標準北方人胃口,尤其愛吃水餃,對餃子也格外挑剔,要皮薄餡多帶汁,還得小巧。他最中意用明蝦包的大蝦水餃,或用黃魚肉包的黃魚水餃。」為了滿足夫婿的胃,傅培梅不介意黃魚價格昂貴、工序繁多,每每細心挑魚骨、費勁處理魚肉、麵糰揉至三光(手光、盆光、麵團光),不僅僅是愛意表達,更彰顯了祖籍山東的飲食文化。

 

餃子形狀如元寶,象徵招財進寶,因此中國北方人習慣除夕包「更歲餃子」,過年過節節吃「團圓餃子」,有喜慶團圓、吉祥如意之意;餃子捏摺成半月形,謂之「捏福」。擺盤也有學問,若餃子繞圈放,就代表日子會走進死胡同,是大忌諱。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1951年,二二八事件血腥衝突仍歷歷在目,阿春(林春)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面對逃兵外省老王(王孤夏),一開始多少有點仇視的偏見,而後轉為扶持相依,面對同為本省人的叔叔,苛刻計較,外省仔老王反倒古道熱腸,料理擅長的家鄉菜「餃子」、「饅頭」,答謝阿春的收留恩情。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阿春也因為撞見老王包餃子的方法,輾轉幫助了太太傅培梅領悟到「餃子皮用手沾水抹邊」的技巧,如此一來餃子遇熱不會開口煮破,傅培梅煩惱許久的難題,阿春一個舉動就解答謎底。這一幕,我們能感覺到,烹飪不分省籍,更是超越語言、文化隔閡的,每個地方的傳統菜餚,來到異地,都有存在及流傳的價值。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摘自五味八珍的歲月_植劇場Qseries臉書

 

餃子來到2017年王傳寶的嘴裡,那是兒時懷念的滋味,味覺記憶在每次咀嚼間來回迸發。同時,林春阿嬤要求王傳寶學著揉麵團、包餃子,將那個年代的飲食文化,藉由繼承梅珍味餐館,延續老味道,體現世代傳承。

 

戲劇是時光隧道,我們循著光影踏上前人走的路,觸摸當時人們生活點滴、離散重逢,於是,看戲的我們,得以傳承文化,更懂得珍惜當下。

 

 

 

 

 

 

 

#植劇場   #五味八珍的歲月   #年代劇    #歷史  #文化    #家常菜    #味覺記憶   #傳承    #首頁